走出田径场 2024年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在南京揭幕

5年来,华能集团不断加大环保技术改造力度,投入环保改造资金达312亿元,累计共有8477万千瓦机组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一是电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完成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任务。二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走出田径场 2024年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在南京揭幕

(四)提高智能用电水平。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江苏省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实施需求响应,2016年最大响应负荷达到345万千瓦。弃光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4%。一是电力供需总体供大于求。

为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部署,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现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不可控性,对需求侧用电负荷曲线柔性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深化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积极发展储能和电能替代等关键技术,促进供应侧与用户侧大规模友好互动,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发满发的重要手段。外贸进出口总额24.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全年累计顺差3.35万亿元。

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增速下降,特高压及配电网投产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56679千米和34585万千伏安,分别比上年下降0.8%和增长17.5%;新增直流输电线路长度和换流容量分别为3391千米和3240万千瓦。中国电力工业科技创新成果获多项大奖 2016年,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另有12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积极发挥电价调控作用 为降低社会企业生产成本,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下调3分/千瓦时,全国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平均下调约3分/千瓦时,大工业用电价格不作调整。新增并网风电2024万千瓦,项目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加速发展光伏发电,全面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光伏扶贫计划和分布式光伏,积极发展光伏+特色产业,启动太阳能热发电第一批示范项目,我国首座规模化储能光热电站青海德令哈1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并网发电,全年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3171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424万千瓦),创年度新增规模纪录。

截至2016年底,除海南省外,我国已挂牌成立31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四、电力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污染物排放持续较大幅度下降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电网科技创新方面,新开工1100千伏准东至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技术模式的背靠背工程,具有电能质量更高、控制更为灵活、配套换流站占地小等优势;世界首个特高压GIL综合管廊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已开工建设;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投入工程应用。

走出田径场 2024年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在南京揭幕

为实现我国碳排放对外承诺目标,未来较长时期内清洁能源需要保持较快增长;而我国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大基地与用电负荷地区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在全国范围配置消纳,必须尽快扭转当前重开发轻消纳、源网不协调、大范围配置能力不强的局面,才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水电新增1179万千瓦(含抽水蓄能366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96万千瓦,已经连续三年投产规模缩小,仅为2013年投产规模的38.1%;火电新增5048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630万千瓦(其中常规煤电3834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1568万千瓦),全年新投产100万千瓦级机组10台。电价在降成本、调结构、促减排中的调控作用更加突出。一、电力供应能力再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6亿千瓦,增速趋缓,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高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650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上年降低2.4个百分点。

其中,居民、机关、学校、商业采热、采暖领域替代电量121亿千瓦时,工业生产领域480亿千瓦时,农业生产领域56亿千瓦时,交通运输领域130亿千瓦时。全年退役、关停火电机组容量571万千瓦。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3%、6.1%和7.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全面组织实施三北地区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示范,部分项目已经投运,调峰效果有所显现,部分地区冬季风电消纳有所改观。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36.6%,分别比上年和2010年提高1.7个和9.5个百分点;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19千瓦,比上年增加0.08千瓦。二是清洁能源发展任务艰巨。

走出田径场 2024年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在南京揭幕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政府有关部门总结北京、苏州、唐山、佛山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经验,持续组织电网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考核;部分省份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了用电在线监测、产业经济运行分析等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加强对参与用电直接交易、执行差别电价的重点企业引导。

其中,水电11748亿千瓦时、增长5.6%,火电42273亿千瓦时、增长2.3%(增速提高4.0个百分点),核电2132亿千瓦时、增长24.4%,并网风电2409亿千瓦时、增长29.8%,并网太阳能发电665亿千瓦时、增长68.5%。这些问题都在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其中,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64.5万千米、增长5.9%,变电设备容量36.9亿千伏安、增长9.7%;全年新增跨区输电能力800万千瓦,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8095万千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实际增长9.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2.4个百分点。全国燃煤电厂粉煤灰产量约5.0亿吨,与上年持平,综合利用率约为7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电源投资中,除太阳能发电增长10.1%外,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投资均为负增长;国家严控煤电投资建设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采取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等措施,严控项目建设,规范开工秩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控制了煤电产能规模,全年取消1240万千瓦不具备核准条件的项目,煤电基地配套项目和电网送出规划建设实现按需推进,常规煤电完成投资973亿元,比上年下降8.3%。

各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制定电力改革试点方案,重点推进电力改革相关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截至2016年底,已有21个省份获批电力改革综合试点,9个省份获批售电侧改革试点,1个区域电网和全部32个省级电网获批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开展首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105项,东北区域还开展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改革试点。受上游电煤价格迅猛上涨、环保投入持续增加,以及上网标杆电价连续下调、市场交易电量比重快速增加且交易电价大幅下降等多重不利因素交织作用,火电生产经营形势急剧恶化,五大发电集团电力业务尤其是火电业务利润出现断崖式下降。

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一带一路成为投资亮点 2016年,我国电力企业与英国、阿根廷、沙特等国家签署一系列核电站项目开发、建设、技术等合作协议,核电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签署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合同,中埃产能合作首个能源项目正式落地;中国在海外已建的最大水电站装机150万千瓦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正式竣工;中国第一个海外100万千瓦级IPP火电项目印尼爪哇7号(2105万千瓦)项目顺利开工;三峡国际海外投资发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海外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合同金额超过2000亿元。溪洛渡水电站获得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小湾水电站拱坝工程获得第二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七、全球能源互联网逐步达成国际共识,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成绩推进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6年3月,由我国主持与主导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北京成立,系统组织开展了全球清洁能源资源、电网现状调研和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电网互联研究,编制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白皮书和技术装备规划,成功发布了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工作,全球能源电网互联理念正在逐步达成国际共识。低风速风电技术和风机超长柔性叶片应用,实现了发电能力与载荷的最佳匹配,大幅提高了风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性。

对全国100885万千瓦火电机组统计显示: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13.1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30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10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达到9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3.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电网规模稳步增长,跨省区输送和中低压配电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75.6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5%,变电设备容量63.0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10.5%。三是电力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显现,电力企业经营面临挑战。抓住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居民区与单位建桩、重点区域城际高速公路建设快充网络等关键点,加快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超过15万个,私人充电桩总数超过20万个;在内蒙古、河北、吉林等省份大力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工程。

2016年,全国人均用电量和人均生活用电量为4321千瓦时和584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加179千瓦时和54千瓦时。二、电力生产供应平稳,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全国发电量增速显著回升,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已近30% 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02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增速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六、电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低迷甚至负增长,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电网企业资产增长快于主业收入及利润增长 截至2016年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古电力、陕西地电资产总额合计4.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主要是受电网投资规模扩大(投资5930亿元、增长11.2%)因素影响;但售电量仅增长2.7%,主要是受用电低速增长、市场交易电量比重快速增加、自备电厂快速扩张挤占市场份额等因素影响,加之售电价格下降,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1.0%,全年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4.9%;企业资产负债率56.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中电联牵头成立了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积极搭建电力国际产能合作服务平台。

在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动下,发用电计划加快放开,发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积极参与,各省级市场化电力交易陆续启动,初步统计全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超过1倍,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9%左右。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与上年持平,而装备制造、新兴技术和大众消费品业增长势头良好,反映出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效果继续显现;第三产业用电量7970亿千瓦时、增长11.2%(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5.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071亿千瓦时、增长10.8%,均拉动全社会用电量1.4个百分点,服务业和居民消费对用电增长的稳定作用更加突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实际增长8.6%,增速有较大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7.4%,比固定资产投资快9.3个百分点,支撑作用增强。2016年,五大发电集团综合业务收入合计9693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电力业务收入7558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全年综合利润总额641亿元、比上年下降41.7%。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市场交易存在区域壁垒、行政壁垒,市场化定价面临行政强行干预,以改革名义违规建设专用供电线路情况加重;市场化消纳可再生能源机制和手段亟需建设;公共电厂与自备电厂不对等的市场定位与责任,影响了全局性系统运行效益;政府对市场监管缺乏有效途径和手段。发电企业资产增速回落,火电利润大幅下降 截至2016年底,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等五大发电集团资产总额合计4.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主要受电源投资负增长影响,资产增速逐年回落。

2016年,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合计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29.3%,比重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电网投资中,配电网和特高压项目成为重点,全年分别完成投资3117亿元和87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8%和87.5%;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约1900亿元,惠及2416个县、8.5万个小城镇和中心村,覆盖150万个机井、2.1亿亩农田,改造后农村用电保障能力将大幅提高。

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强 电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电力行业交流,先后参与、主导、组织各类国际组织交流活动60余场,参加各类境内外国际会议186场,境内外国际展览55个,对外签署重要协议及备忘录31项。电力行业企业在国际能源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

发布于 2021-10-21 14:50:21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833
上一篇:它们中有“大胖子”也有“矮个子” 来武汉植物园观摩仿真猴面包树吧? 下一篇:美国俄亥俄州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致3死3伤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

可乐雪碧奶茶加多宝矿泉水
支付宝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